編者按: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由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光明網主創,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支持,相關地方宣傳部門協助,制作推出《我們的村莊(第二期)》網絡音視頻節目,圍繞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主線,以村莊為主題,以經典文藝作品為切入點,深入革命精神發源地,挖掘革命精神傳承的當代故事,展現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鄉村振興進程中村莊發展的可喜成績,從一個側面展示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
河南省雙楊樹村 綠我涓滴 造福一方
弘揚焦裕祿精神
在蘭考縣,雙楊樹村是焦裕祿當年帶領村民戰天斗地的重點村莊之一,留下了許多焦裕祿與村民之間的感人故事。在這里,焦裕祿精神如何傳承發揚?在焦裕祿精神的激勵下,一代又一代雙楊樹村村民怎樣把雙楊樹村從“泥窩窩”建設成了美麗的新農村?本期節目向你講述河南省雙楊樹村的故事:綠我涓滴 造福一方——弘揚焦裕祿精神。
1990年,電影《焦裕祿》上映,焦裕祿帶領蘭考縣干部群眾治理“三害”的故事被搬上銀幕,焦裕祿無私奉獻的精神隨著影片的播放在全國傳播開來,為全國黨員干部“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塑立了榜樣豐碑。
電影作品中的焦裕祿形象
雙楊樹村位于蘭考縣城東北5公里處,當年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莊稼絕收,村民難以生存。焦裕祿多次來到雙楊樹村,鼓勵村民自力更生,指導大家進行生產自救,最終幫助雙楊樹村渡過難關。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在雙楊樹村一直傳承發揚,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雙楊樹村村民。
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在雙楊樹村一直傳承發揚
在河南省蘭考縣城北關原黃河故堤沙丘上,來焦裕祿紀念園參觀的民眾絡繹不絕。焦裕祿同志紀念館正門前的焦裕祿事跡群雕,生動刻畫著焦裕祿愛民親民、根治“三害”的動人事跡。
焦裕祿同志紀念館門前的焦裕祿事跡雕像
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給雙楊樹村歷屆村干部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村莊發展進程中持續發揮著精神引領作用。吳青云是蘭考縣紅廟鎮雙楊樹村支書,他始終銘記焦裕祿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了把精力全部放在村莊發展工作中,他關掉了在外經營多年的家具廠,帶領村民發展企業,建起商鋪,把掙錢的生意轉給同村村民,把富裕的機會親手“塞給”父老鄉親。
雙楊樹村家具廠生產車間
今天的雙楊樹村,村里黨員干部充分發揚焦裕祿精神,興商建市,以身作則,利用村里多數群眾善于木工制造的優勢和雙楊樹村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家具生產業,種植大棚蔬菜,建立商業一條街,使雙楊樹村逐步從“泥窩窩”發展成蘭考縣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讓焦裕祿精神在這片廣袤土地持續發光發熱。
雙楊樹村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