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樂之春”系列音樂會鋪展國風畫卷
4月8日,隨著再現漢唐大曲遺風及潮州音樂恢弘大氣之美的民族管弦樂《云山雁邈》奏響,中央民族樂團“國風雅韻”特別策劃音樂會拉開了國家大劇院首屆“國樂之春”的序幕。
在當晚的開幕音樂會上,中央民族樂團邀請到中國交響樂團團長兼首席指揮李心草、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與中央民族樂團首席指揮劉沙同臺,為觀眾帶來了《云山雁邈》《將軍令》《胤禛美人圖》《春華秋實》等耳熟能詳、別具一格的民族管弦樂作品。無論是李心草與呂嘉的“民樂首秀”,還是演奏家們對民樂經典、新作的唯美詮釋,都給觀眾留下了美好難忘的藝術體驗。
首次指揮民樂的李心草當晚為觀眾帶來了民族管弦樂《國風》《絲綢之路》。中央民族樂團特別委約的新作品《國風》由作曲家趙季平作曲,以《梅花三弄》的主題為動機展開變奏發展,樂團在李心草的指揮下,音色豐富變幻、層層遞進、錯落有致,將國之風骨、民族之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作曲家姜瑩的《絲綢之路》運用西域音樂多元的調式特性,吸取多種世界音樂元素,引領觀眾來到金光照耀的茫茫戈壁,跟隨指揮棒,樂團將民族器樂的樂器性能、音色特點及演奏手法發揮到了極致。談到指揮民樂,李心草說:“我對大型民族管弦樂涉獵很少,這是我第一次指揮完整的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在此之前,我做了很多預想和準備,我覺得東西方音樂是相通的。我在西洋樂的指揮中對句法、音樂性格的要求,同樣適用于中國民族音樂?!?/p>
同為首次指揮民樂的呂嘉忐忑而又欣喜,指揮棒起,一曲作曲家王丹紅的成名作《云山雁邈》把觀眾帶到了漢唐盛世,作品圍繞潮州箏曲《胡笳十八拍》的主題發展、變奏、重構,在呂嘉的指揮下,樂聲齊鳴。民族管弦樂《太陽頌》第二樂章《挑山》則以濃郁的巴渝風韻,為觀眾呈現了一幅生動的巴山蜀水風景畫。由中央民族樂團委約作曲家郝維亞創作的《秋江月夜》把觀眾帶到月光如水的靜夜,每一個音符都闡釋著民樂唯美迷人的意境。在呂嘉的執棒下,三首曲目延展出了新的韻味和格調?!芭c民樂演奏家合作是一次新的挑戰,特別是把民樂作品中的色彩、線條和律動詮釋出來,是一種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眳渭伪硎?,自己雖然沒有指揮過民樂團,但是非常關注民族音樂的發展,“此次國家大劇院舉辦的‘國樂之春’是一個特別好的藝術品牌,對民族音樂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p>
民族管弦樂《胤禛美人圖》是劉沙力邀作曲家羅麥朔創作的民樂作品,靈感源于雍正皇帝《十二美人圖》。作曲家巧妙地將十二幅畫面分為四個樂章,借助繪畫與音樂的通感,用流動的韻律將所有的繪畫場景串成一個整體。在劉沙揮灑自如、行云流水的指揮下,清代美人圖幻化成音符浮現于眼前,觀眾仿佛置身于畫面中,領略絕代佳人的綽約風姿?!爸袊拿褡骞芟覙穲F發展已經有一百年了,特別是近二十年發展非常迅速。無論從樂器制作工藝、當代演奏家和樂團的水平以及作品創作來看都提高很快。此次‘國樂之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這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和普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眲⑸痴f。當晚他還為觀眾帶來了源于琵琶古曲、頗具氣勢,由作曲家顧冠仁編曲的民族管弦樂《將軍令》,以及作曲家王云飛的旋律優美的民族管弦樂《春華秋實》和作曲家張朝的唯美律動的民族管弦樂《七彩之和》第一樂章《綠·風之歌》。
當晚,三位指揮家還返場為觀眾帶來《黑走馬》《雷電波爾卡》《花好月圓》三首曲目。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趙聰表示,作為民樂“國家隊”,我們用充滿魄力的跨界和盡顯當代民族音樂成就的曲目為首屆“國樂之春”啟幕,正是期冀能夠為首屆“國樂之春”書寫符合新時代國樂風度與風采、契合當下國樂與國潮興盛風姿的華美序章。希望“國樂之春”這一平臺為推動民族音樂的守正創新、提升民族音樂的藝術水準和社會影響力、聚合民族音樂名家名團起到真正的促進作用。
據了解,“國樂之春”是國家大劇院首次推出的民族音樂主題特別策劃藝術節,與國家大劇院“中國交響樂之春”隔年呼應。本屆“國樂之春”以“國風雅韻”為主題,在為期21天的時間里,將邀請多支民族樂團奏響祖國大地上各具風格的多彩民樂。三十余位當代民樂名家齊聚一堂,以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演繹,展現民族音樂文化的藝術傳承與時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