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教一天音樂就盡量教,把事業進行到底,沒有到頭的時候?!?/strong>這是金鐵霖在接受采訪時曾說的話,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自己的使命——為培養和造就德才兼備的民族聲樂人才隊伍而奮斗。
2022年11月15日11時23分
著名聲樂教育家
原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金鐵霖
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
享年83歲
1940年
金鐵霖出生于哈爾濱的一個醫生世家
然而他從小卻對音樂情有獨鐘
1960年
20歲的金鐵霖考上了當時全國最高的音樂學府
——中央音樂學院
并且是長春考區200多名考生中唯一被錄取的
大學畢業以后
金鐵霖被分配到中央樂團
成為了一名職業歌唱演員
1981年
40多歲的金鐵霖慢慢開始將工作中心
轉向聲樂教學方面
潛心研究民族唱法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
他逐漸摸索出一條
適合民族唱法的教學道路
在長期的民族聲樂教學實踐中,金鐵霖為探索和建立科學完整的中國民族聲樂教學體系和中國民族聲樂學派,培養和造就德才兼備的民族聲樂人才,在弘揚主旋律、詮釋文化先進性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他首先提出了中國民族聲樂應具有“科學性、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給我國民族聲樂教育以嶄新的學術定位并作為民族聲樂發展的方向,他為此做出了大量開創性的努力;他創建的民族聲樂“七字標準”即:“聲、情、字、味、表、養、象”為民族聲樂人才的選拔、培養及民族聲樂比賽的評判奠定了客觀的標準;他辯證地提出了聲樂學習三個階段的理論以及一系列完整的、富有創建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理論。同時他將歌唱訓練特有的“啟發式感覺教學”進行了完善和創新,使聲樂教學活動變抽象為具體,化繁難為簡易,從而能夠在短時期內解決聲樂訓練中的諸多技術難題,獲得了高層次聲樂人才的高成才率。
他堅持因材施教,強調聲樂訓練中的辯證關系,堅持實踐是檢驗教學成敗的標準。大批高、精、尖型的歌唱人才群體不斷推出,如今他們都是活躍在舞臺上頌揚社會主旋律的生力軍;在國內外重大聲樂比賽中,其學生也屢屢獲得驕人成績。
在教學中他孜孜以求,教書育人,不唯書本、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他始終堅持在教學實踐第一線,潛心研究,不斷總結,先后發表了《淺談我的聲樂訓練方法》《談民族聲樂教學》《聲樂訓練中的辯證關系》《中國民族聲樂的學習與訓練》《中國民族聲樂藝術教學探索》等專著、論文、教材和教學音像制品數十部。
他還應邀通過計算機網絡和電視等現代傳媒手段,多次舉辦民族聲樂專題講座,為推動和促進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普及和健康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金鐵霖教授在堅持繼承民族聲樂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博采眾家所長,融會貫通,開拓創新,開創了一種具有中國氣派、民族神韻的聲樂教育體系,形成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科學完整的金鐵霖民族聲樂教學體系,培養了無數以歌聲名動天下的學生。
“培養更多的歌唱家為人民獻歌,
要比自己一個人手捧鮮花、
在舞臺上獲得成功更有意義?!?/strong>
作為一名老師,
他的學生遍布大半個歌壇,
包括李谷一、張也、閻維文、李丹陽、
吳碧霞、呂繼宏、戴玉強等,
歌手黎明、李嘉欣等也曾拜他為師。
據不完全統計,
在四十多年“一對一”的聲樂教學生涯中,
金鐵霖培養了民族聲樂教學人才四百余名,
各類聲樂表演人才上千名。
永遠的老師·歌唱家深切緬懷金鐵霖教授
15日下午,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在知乎平臺親自回答中國文藝網關于“著名歌唱家金鐵霖因病逝世享年 83 歲,你對他的哪些作品印象深刻?他對中國音樂事業有哪些貢獻?”的提問時表示,“金鐵霖先生是我的‘良師益友’”。
“我們已經有20年的師生情誼了,金老師在專業上是個嚴師,而在生活中則更像一位慈父?!?/strong>2008年,歌唱家李丹陽在參加“桃李芬芳的季節——金鐵霖學生音樂會”時曾這樣談及自己與金鐵霖教授的緣分。得知金鐵霖教授離世,她在社交平臺寫道:“親愛的老師,一路走好?!?/strong>在接受采訪時,李丹陽正在金鐵霖教授家中,她表示,金老師的一生給大家留下了太多美好回憶,留下了太多經典的作品?!跋M苡梦覀兊姆绞剿蛣e我們敬愛的老師?!?/p>
中國音協理事、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黃華麗在采訪中回憶起第九屆中國聲樂論壇活動為恩師金鐵霖教授獻上鮮花,并在論壇上傾情講述師恩如海,將一曲《娘在那片云彩里》獻給恩師時潸然淚下,并表示:“金教授的離世是中國聲樂的巨大損失?!?/strong> 青年女中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郝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感恩感懷恩師的諄諄教誨,他像慈父一樣給予我關懷,他的一句名言‘歌品如人品’謹記于心,感恩老師給予我的支持,讓我能夠像他一樣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培育出更多優秀的聲樂人才!” 金鐵霖逝世的消息傳開后,微博上也出現了大量悼念金鐵霖的音樂考級學子們,紛紛曬出自己的證書:“印象很深,我的考級證書上是金老師的簽名,一路走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中國夢, 我的中國夢就是要把‘中國聲樂’發揚光大, 讓‘中國聲樂’唱響世界!” 2013年11月 在中國音樂學院一間普通教室舉行的發布會上 金鐵霖動情地講道 2016年3月 已是77歲高齡的金鐵霖作為 全國政協委員接受媒體采訪時 曾多次提到自己最為關心的是 如何更好地開展音樂教學工作 培養更多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 他表示 “德藝雙馨是每個文藝工作者應該具備的, 沒有好的德行, 歌唱的再好也沒用?!?/strong> 在金鐵霖教授看來 只有做好人,才能唱好歌。 金鐵霖教授始終以高度的時代責任感引領著中國民族聲樂的發展,以昂揚的時代激情抒發著赤子情懷,在日新月異的中國民族樂壇上,揮灑著一個又一個的華彩樂章,他被公認為我國當代民族聲樂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 深切緬懷金鐵霖教授!